您的位置: 首页 » 法律资料网 » 法律法规 »

中央办公厅2011年度公务员考试专业考试范围及有关事项说明

作者:法律资料网 时间:2024-06-16 11:39:24  浏览:8503   来源:法律资料网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中央办公厅2011年度公务员考试专业考试范围及有关事项说明

中央办公厅


中央办公厅2011年度公务员考试专业考试范围及有关事项说明


一、专业考试范围

1、秘书局

①文印中心职位:计算机专业笔试,考试范围:计算机基础知识、计算机基本操作以及常用办公软件的应用;公文写作;拼版、制版、装订工作的实际操作。

②其他职位:计算机专业笔试,考试范围:计算机基础知识、计算机基本操作以及常用办公软件的应用;公文写作。

2、中共中央直属机关事务管理局

党的机关事务工作的基本知识及公文写作等。

3、老干部局

①文秘工作科员或副主任科员职位:写作,范围:时事政治与机关事务。

②服务处办公自动化工作科员或副主任科员职位:专业知识笔试,考试范围:计算机网络、办公自动化、信息系统、计算机硬件知识。

③行政处电气设备管理工作科员或副主任科员职位:专业知识笔试,考试范围:电路原理、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电机与拖动基础、自动控制理论、电力系统基础、建筑电气、电气照明。

④服务管理工作科员或副主任科员职位:专业知识笔试,考试范围:旅游学概论、公共关系学、服务管理、服务心理学、服务礼仪、社交礼仪。

4、人事局

材料分析与写作,范围:时事政治与当前热点问题分析。

5、毛主席纪念堂管理局

①安检处安全防范工作主任科员及以下职位:专业知识笔试,考试范围:消防工程、安全防范工程、计算机基础。

②机电一处设备运行及维护工作主任科员及以下职位:专业知识笔试,考试范围:模数电子、电路原理、电机学(电力拖动)、电气及自动化控制、计算机网络、企业供配电及PLC、变频器等控制原理和应用、工程案例设计与分析。

③机电二处设备运行及维护工作主任科员及以下职位(供热采暖):专业知识笔试,考试范围:工程力学、工程热力学、流体力学、传热学、电工电子学、热工设备、热泵技术、热能转换利用、暖通空调、计算机应用技术。

④机电二处设备运行及维护工作主任科员及以下职位(空调制冷):专业知识笔试,考试范围:传热学、工程热力学、工程流体力学、机械设计基础、电工与电子技术、建筑环境工程、建筑设备工程、暖通空调、制冷技术、供热与通风工程、计算机应用技术。

⑤行政处公共事务管理工作主任科员及以下职位:专业知识笔试,考试范围:房地产评估、工程经济学、房地产会计、基础会计、城市规划、财务管理等相关专业知识及案例分析。

二、其他事项

1、专业考试主要采取闭卷笔试方式,个别职位进行实际操作水平测试。

2、报考组织专业考试职位的考生,综合成绩中,专业考试成绩占25%,面试成绩占25%,公共科目笔试成绩占50%。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东风汽车公司专用铁路路政管理暂行规定

湖北省十堰市人民政府


十堰市人民政府文件

十政发[1999]40号

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东风汽车公司专用铁路路政管理暂行规定》的通知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白浪开发区管委会,市政府各部门,各县级事业单位,各大中型企业,
驻市各单位:
  《东风汽车公司专用铁路路政管理暂行规定》已经市政府第57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
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一九九九年五月二十四日


东风汽车公司专用铁路路政管理暂行规定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加强东风汽车公司专用铁路(含东风汽车公司代管的市属铁路专用线)路政
管理工作,确保铁路运输安全畅通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铁路法》和
国务院《铁路安全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特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本规定适用于本行政区域内东风汽车公司专用铁路管理。
  第三条 东风汽车公司铁路运输处(以下简称铁路处),是东风汽车公司专用铁路管理
的职能部门,依法行使政府行政管理职能。
  交通、市政、民政、工商等部门依照职权做好铁路路政管理工作。
  第四条 铁路处及其工作人员必须严格执行铁路运输规章制度,确保运输安全。
  第五条 十堰市行政区域内所有单位和个人都必须遵守本规定。
              第二章 铁路运输安全保护
  第六条 东风公司铁路处负责铁路安全管理,铁路公安部门和地方公安部门分工负责共
同维护铁路治安秩序。
  第七条 一切建筑物、树木等,在任何情况下均不得侵入铁路规定的限界。在铁路弯道
内侧、平交道口和人行过道附近,不得修建妨碍行车掺望的建筑物和种植防碍行车掺望的树
木。违反者,铁路处有权制止,并责令其限期改正;逾期未改正的,铁路处经市人民政府同
意采取措施强制拆除或砍伐;给铁路造成损失的,应当赔偿。
  第八条 禁止下列危害铁路运输安全的行为:
  (一)在铁路线上置放障碍物;
  (二)在铁路上行走或在钢轨上坐卧;
  (三)在铁路线路两侧20米以内放牧、开荒种地;
  (四)扒乘货物列车,钻爬或翻越铁路车辆;
  (五)损毁、移动、盗窃铁路器材及其它行车设施;
  (六)盗窃铁路运输物资;
  (七)妨碍铁路工作人员执行公务;
  (八)其他危害铁路运输安全的行为。
  铁路职工有权制止上述行为,必要时送铁路处安全监察室、铁路公安部门处理,现场公
安人员对情节严重者依法予以拘留。
  第九条 发生铁路行车事故或路外冲撞、伤亡事故时,由铁路处安全监察室依照有关事
故调查处理的规定办理,并及时恢复正常行车,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阻碍线路开通和列车运
行。
            第三章 铁路道口安全保护
  第十条 道口看守员要坚守岗位,认真掺望,及时起放道口栏杆,正确指挥行人、车辆
通过道口,有关部门应协助铁路处抓好道口安全管理。必要时,由公安交警协助维护繁忙道
口的秩序。
  第十一条 铁路处应当加强对铁路道口的管理,按照铁路道口管理的规定配置标志和防
护设施。
  第十二条 禁止擅自在铁路线路上铺设平交道口和人行过道。凡未经合法手续设置的道
口,按协议到期需拆除的道口以及危及铁路与道路交通安全的道口,铁路处有权制止并报经
市人民政府同意后强行拆除。
  第十三条 道口的临时增设、加宽、改移和拆除,必须得到铁路处的批准。
  第十四条 铁路道口应按照“ 谁受益、 谁投资、谁管理”的原则进行修建、加宽和改
移。委托铁路处看守和维修时,受益单位必须按时按规定缴纳看管和维修费用。
  第十五条 市机动车辆管理部门应对驾驶员进行通过铁路道口安全知识教育和考核,对
违反铁路道口通行规定的车辆驾驶员,由铁路处依法严肃处理。
  第十六条 车辆和行人通过无人看守道口时,必须停车或止步掺望,确认安全时,方可
通行;通过有人看守道口时, 必须听从道口看守员的指挥, 严禁抢越道口。道口栏杆关闭
时,严禁撞、钻、爬、越道口栏杆。
  第十七条 有人看守道口,凡遇下列警示之一者严禁通行:
  (一)道口音响器发出警报;
  (二)道口信号显示红色灯光;
  (三)道口栏杆已放下;
  (四)道口看守员示意火车即将通过。
  第十八条 禁止在道口附近及线路两侧安全范围内摆设摊点,违者,铁路处有权制止,
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的由铁路公安部门依法处理。
           第四章 铁路设施安全保护
  第十九条 铁路处必须加强对铁路设施的管理和保护,定期检查、维修,保证其处于良
好的技术状态。
  第二十条 对损毁、拆卸或移动铁路信号装置及其它行车设施的,铁路职工有权制止,
情节严重者,送铁路公安机关处理。
  第二十一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占铁路用地,违者,提请土地管理部门责令其停止
侵占,并赔偿损失。
  第二十二条 不得在威胁铁路安全范围内, 设立生产或贮存易燃易爆物品的场所和仓
库,或进行爆破施工、采石和引火烧荒,有此类行为,铁路处有权制止,限期改正,逾期不
改正的,铁路处有权强制处理。
  第二十三条 禁止在铁路线路和铁路桥梁、涵洞、隧道等建筑设施两侧规定的距离内从
事危及铁路设施安全的活动。违者,铁路处有权制止,造成损失的应当赔偿损失。
  第二十四条 在铁路线路上架设电力、通讯线路、埋置电缆、管道设施,穿凿通过铁路
路基的地下坑道,必须经铁路处同意,并采取安全防护措施。
  第二十五条 对向铁路线路、路基倾倒垃圾、污水,或在铁路线路上堆放杂物、凉晒柴
草的,铁路处有权制止,并由铁路处或相关单位责令其恢复原貌。
           第五章 铁路路外伤亡事故处理
  第二十六条 凡有下列行为之一,造成伤亡事故者,由本人或所属单位负责。由此给铁
路造成损失者,应追究肇事者责任,并严肃处理。
  (一)在铁路路基上行走、乘凉、坐卧钢轨;
  (二)在站内和区间内(两个车站之间)铁路上逗留、游逛、穿越和拣拾煤渣杂物;
  (三)钻车、扒车和跳车;
  (四)在铁路路基两侧放牧和打晒农作物;
  (五)一切车辆、拖拉机和行人抢越铁路道口。盲、聋哑人,学龄前儿童,行动不便的
老弱病残和精神病患者,在无人护送的情况下,横越铁路无人看守道口,发生事故时,由其
家属或保护人负责。
  第二十七条 对铁路路外伤亡事故处理规定:
  1、死者尸体经铁路公安机关检验后,通知单位或家属认领, 应及时进行火化或处理。
无理拖延不处理者,铁路公安机关有权处理,费用由责任者或责任单位支付。
  2、无人认领的尸体,经铁路公安机关检验确认后,由铁路处负责处理, 费用由铁路处
负担。
  3、借铁路自杀、他杀者,铁路处不承担任何费用。
  4、对送医院抢救的伤者,医疗单位都要本着救死扶伤的精神,积极抢救治疗, 不得拒
绝。属于本人责任的伤者, 其医疗费、住院期间伙食费,由本人或所属单位负担。 一时无
法查明的暂由铁路处垫付。
  5、伤者经医院会诊鉴定可以出院时,应按时出院。拒不出院的, 由伤者所属单位或街
办、乡、镇、村领回,不得拒绝。经过调查确属无家可归、无依无靠的残废者,由民政部门
处理。
           第六章 法律责任
  第二十八条 铁路职工玩忽职守,违反规章制度造成铁路运营安全事故的,由其主管部
门给予纪律处分,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九条 铁路处及其工作人员违反本规定的,由其主管单位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给予
有关责任人纪律处分。
  第三十条 擅自在铁路上铺设平交道口、人行过道的,由铁路公安机关或者地方公安机
关责令限期拆除,并处以罚款。
  第三十一条 对非法出售或收购铁路器材的,由铁路处提请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没收其全
部非法所得,并视情节轻重,处以罚款直至吊销营业执照。
  第三十二条 违反本规定, 扰乱道口交通秩序、损坏道口设备, 违反铁路道口通行规
定,危害铁路行车安全等行为,由铁路处根据情节轻重对单位或行为人处500 元以下罚款。
构成危害社会治安的,给予治安管理处罚。
  第三十三条 盗窃铁路线路上行车设施的零件、部件或铁路线路上的器材,危害行车安
全,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三十四条 聚众哄抢铁路运输物资,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三十五条 故意损毁、移动、拆卸铁路运输设施和设备或在铁路线路上放置足以使列
车倾覆的障碍物,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七章 附 则
  第三十六条 行为人不服铁路处处罚决定的, 可以依法提出申请复议或向人民法院起
诉。行为人逾期不申请复议、不起诉又不执行的,由作出处罚决定的部门依法向人民法院申
请强制执行。
  第三十七条 本规定由十堰市人民政府法制办公室负责解释。
  第三十八条 本规定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联合收割机驾驶证业务工作规范

农业部


联合收割机驾驶证业务工作规范





  农机发[2007]7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农机管理局(办公室、中心):

  为贯彻实施《联合收割机及驾驶人安全监理规定》(农业部第72号令,2006年印发),规范联合收割机驾驶人考试、驾驶证核发等业务工作,我部制定了《联合收割机驾驶证业务工作规范》,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农 业 部

   二○○七年三月十六日

  联合收割机驾驶证业务工作规范

  第一条 为了加强联合收割机驾驶证业务工作的管理,根据《联合收割机及驾驶人安全监理规定》(农业部令第72号),制定本规范。

  第二条 本规范由农业机械化主管部门负责组织实施。

  农业机械化主管部门农机安全监理机构(以下简称:农机监理机构)应当按照本规范规定的程序办理联合收割机驾驶证业务。

  第三条 农机监理机构应当设置申请受理岗、考试岗、业务领导岗、驾驶证管理岗、档案管理岗等岗位,明确职责,依照工作流程和规范各司其职。

  第四条 农机监理机构应当建立计算机管理系统,录入业务办理信息,打印有关证、表。

  各岗位按照本规范规定的流程操作,在计算机上记录经办信息,同时签注《联合收割机驾驶证业务流程记录单》。

  第五条 办理初次申领业务:

  (一)申请受理岗审核联合收割机驾驶证申请人提交的《联合收割机驾驶证申请表》、1寸证件照(4张)、《联合收割机驾驶人身体条件证明》(以下简称《身体条件证明》)和身份证明及复印件。查询、确认申请人有无不得申请联合收割机驾驶证的情形,并在计算机管理系统中记录查询结果,符合条件的,受理申请,录入信息,收存资料,出具受理凭证;预约科目一考试,核发预约考试凭证。不符合条件的,出具不予受理凭证。

  (二)考试岗按期进行科目一考试。考试前应当核实申请人,考试后应当在《联合收割机驾驶人考试成绩表》(以下简称《考试成绩表》)上记载考试成绩,由考试员签名;考试不合格的,告知申请人不合格原因,可以补考一次。

  (三)驾驶证管理岗复核申请受理岗收存的资料和科目一考试资料,核对计算机管理系统的信息,确定《联合收割机驾驶技能准考证明》(以下简称《准考证明》)编号,并制作、核发《准考证明》,预约科目二、科目三、科目四考试。

  对于初次申领悬挂式联合收割机驾驶证(机型代号为T)的驾驶证申请人,应先取得大中型拖拉机驾驶证;按增加准驾机型T,预约联合收割机科目三的考试。

  (四)考试岗组织进行驾驶技能考试。考试前应当核实申请人,考试后应当在《考试成绩表》上记载考试成绩,由考试员签名。考试不合格的,告知申请人不合格原因,可以当场补考一次。考试合格后,收回《准考证明》。

  (五)业务领导岗审核。

  (六)驾驶证管理岗核对计算机管理系统的信息,确定驾驶证档案编号,制作、核发驾驶证。

  (七)档案管理岗将下列资料按顺序装订存入驾驶证档案:

  1.《联合收割机驾驶证申请表》。

  2.申请人的身份证明复印件。

  3.《身体条件证明》。

  4.《准考证明》。

  5.《考试成绩表》。

  6.《联合收割机驾驶证业务流程记录单》。

  第六条 有关岗位应当在计算机管理系统中录入初次申领下列信息:

  (一)申请业务种类:录入“初次申领”。

  (二)申请人姓名、性别、出生日期、国籍、身份证明名称及号码、住址:按照申请人身份证明记录的内容录入。

  (三)申请人联系地址、联系电话和邮政编码:按照申请人提交的《联合收割机驾驶证申请表》录入。

  (四)准驾机型和准驾机型代号:按照申请人提交的《联合收割机驾驶证申请表》录入。

  (五)身体条件、医疗机构名称:按照《身体条件证明》记载的内容录入。

  (六)《准考证明》编号:按照农机监理机构确定的号码录入。

  (七)《准考证明》有效期起始日期:按照制作《准考证明》的日期录入。

  (八)《准考证明》有效期截止日期:自《准考证明》有效期起始日起满两年的日期录入。年龄在59周岁以上的,有效期截止日期按照申请人满61周岁的生日录入。

  (九)各科目考试日期:按照各科目考试合格的对应日期分别录入。

  (十)各科目考试成绩:按照《考试成绩表》记载的各科目考试成绩分别录入。

  (十一)各科目考试员:按照《考试成绩表》记载的各科目考试员姓名分别录入。

  (十二)联合收割机驾驶证证号:按照申请人身份证明号码录入。

  (十三)档案编号:按照农机监理机构确定的档案编号录入。

  (十四)初次领证日期:按照制作联合收割机驾驶证的日期录入。

  (十五)联合收割机驾驶证有效期起始日期:按照初次领证日期录入。

  (十六)联合收割机驾驶证有效期限:录入6年。

  第七条 驾驶证管理岗应当按照计算机管理系统录入的内容记载和签注联合收割机驾驶证,加盖核发机关印章,粘贴或打印符合《联合收割机驾驶证证件》标准的申请人相片。准驾机型按照R、S、T的顺序,在联合收割机驾驶证相应栏内自左向右排列签注。

  第八条 办理增加准驾机型业务:

  (一)申请受理岗按照本规范第五条第一项规定审核资料,同时审核申请人所持的联合收割机驾驶证,符合条件的,按照本规范第五条第一项至第二项规定办理科目一考试;合格后按照本规范第五条第三项第一款规定,预约驾驶技能考试;按照本规范第五条第四项至第六项规定办理增加机型业务。不符合条件的,出具不予受理凭证。

  (二)驾驶证管理岗核发联合收割机驾驶证,同时收存原联合收割机驾驶证。

  (三)有关岗位应当在计算机管理系统中录入下列信息:

  1.申请业务种类:录入“增驾申请”。

  2.增加的准驾机型和准驾机型代号:按照申请人提交的《联合收割机驾驶证申请表》录入。

  3.增加准驾机型的日期:按照农机监理机构审核确定的日期录入。

  4.本规范第六条第五项至第十一项规定的事项。

  (四)驾驶证管理岗应当按照本规范第七条规定记载和签注联合收割机驾驶证,有效期起始日期按原驾驶证签注。将本规范第五条第七项规定的存档资料和原联合收割机驾驶证存入档案。

  第九条 考试员应当持证上岗,严格履行考试程序,执行考试标准,规范考场秩序,评定考试成绩。

  第十条 《准考证明》遗失申请补领的,驾驶证管理岗查验申请人身份证明后予以补发。

  第十一条 办理换证业务:

  (一)申请受理岗审核申请人提交的《联合收割机驾驶证申请表》、身份证明、驾驶证和1寸证件照(3张),查询申请人违章、事故处理情况。属于有效期满换证的,还应审验《身体条件证明》。符合条件的,受理申请,录入信息,收存资料,出具受理凭证;不符合条件的,出具不予受理凭证。

  (二)业务领导岗审核。

  (三)驾驶证管理岗制作、核发驾驶证。除有效期满换证外,应当同时收回原驾驶证。

  (四)档案管理岗将下列资料存入档案:

  1.《联合收割机驾驶证申请表》。

  2.属于有效期满换证的,收存《身体条件证明》。

  3.属于驾驶人信息发生变化换证的,收存原驾驶证和身份证明复印件。

  4.《联合收割机驾驶证业务流程记录单》。

  (五)有关岗位应当在计算机管理系统中录入下列信息:

  1.申请业务种类:属于有效期满换证的,录入“有效期满换证”;属于驾驶人信息发生变化换证的,录入“信息变化换证”;属于驾驶证损毁换证的,录入“证件损毁换证”。

  2.驾驶证有效期起始日期:按照原驾驶证有效期起始日期录入,但属于有效期满换证的,按照应换发驾驶证的年份录入年份,按照初次领证日期的月日录入月日。

  3.驾驶证有效期限:按照6年录入。

  4.换证日期:录入换发驾驶证的日期。

  5.属于驾驶人信息发生变化换证的,按照申请人提交的《联合收割机驾驶证申请表》、身份证明录入变化内容和变化后的信息。

  第十二条 办理驾驶证转出业务:

  (一)申请受理岗审查申请人提交的《联合收割机驾驶证申请表》、身份证明、驾驶证,确认申请人信息。符合条件的,受理申请,录入信息,收存资料,出具受理凭证;不符合条件的,出具不予受理凭证。

  (二)业务领导岗审核。

  (三)档案管理岗整理资料,将《联合收割机驾驶证申请表》、身份证复印件、《联合收割机驾驶证业务流程记录单》存入档案。密封并在档案袋上注明“请妥善保管并于30日内到转入地农机监理机构申请办理驾驶证转入,不得拆封。”字样,封盖业务专用章。

  (四)驾驶证管理岗将档案交驾驶人。

  (五)有关岗位应当在计算机管理系统中记录下列信息:

  1.申请业务种类:录入“转出”。

  2.转出日期:按照驾驶证档案转出日期录入。

  3.转入地农机监理机构名称:按照《联合收割机驾驶证申请表》记载的转入地农机监理机构全称录入。

  第十三条 办理转入换证业务:

  (一)申请受理岗审核申请人提交的《联合收割机驾驶证申请表》、身份证明、1寸证件照(2张)、驾驶证及档案。符合条件的,受理申请,录入信息,收存资料,出具受理凭证;不符合条件的,出具不予受理凭证。

  (二)业务领导岗审核。

  (三)驾驶证管理岗制作、核发驾驶证,同时收回原驾驶证。

  (四)档案管理岗整理资料,将《联合收割机驾驶证申请表》、身份证复印件、《联合收割机驾驶证业务流程记录单》、原驾驶证及档案资料留存,建立档案。

  (五)转入地有关岗位应当在计算机管理系统中录入下列信息:

  1.申请业务种类:录入“转入换证”。

  2.申请人姓名、性别、出生日期、国籍、身份证明名称、身份证明号码、住址、初次领证日期、准驾机型及代号、驾驶证有效期起始日期、有效期限,按照原驾驶证的信息资料录入;住址发生变化的,按照身份证明记录的内容录入。

  3.转出地农机监理机构:按照原驾驶证核发地农机监理机构全称录入。

  4.原档案编号:按照原驾驶证档案编号录入。

  5.本规范第六条第三项、第十二项、第十三项规定的事项。

  6.转入日期:按照换发驾驶证的日期录入。

  第十四条 办理补证业务:

  (一)申请受理岗审核申请人提交的《联合收割机驾驶证申请表》、身份证明、1寸证件照(2张),查询、确认申请人有无不得补发驾驶证的情形,并在计算机管理系统中记录查询结果,符合条件的,受理申请,录入信息,收存资料,出具受理凭证;不符合条件的,出具不予受理凭证。

  (二)业务领导岗审核。

  (三)驾驶证管理岗制作、核发驾驶证。

  (四)档案管理岗将《联合收割机驾驶证申请表》、《联合收割机驾驶证业务流程记录单》、身份证明复印件存入档案。

  (五)有关岗位应当在计算机管理系统中录入下列信息:

  1.申请业务种类:录入“补证”。

  2.办理补证日期:录入补发驾驶证日期。

  3.办理补证次数:按照驾驶人补证累计次数录入。

  第十五条 办理注销业务:

  (一)申请受理岗审核申请人提交的《联合收割机驾驶证申请表》、身份证明和驾驶证,符合条件的,受理申请。

  (二)档案管理岗定期清理档案,对符合注销条件而未办理注销驾驶证的,提出注销意见。

  (三)业务领导岗审核。

  (四)档案管理岗整理资料,将《联合收割机驾驶证申请表》、《联合收割机驾驶证业务流程记录单》、身份证明复印件、驾驶证、相关文书归档。需要公告注销的,报请农机监理机构向社会公告。

  (五)有关岗位应当在计算机管理系统中录入下列信息:

  1.申请业务种类:录入“注销”。

  2.注销原因:录入注销原因。

  3.注销日期:按照农机监理机构审核确定的注销日期录入。

  第十六条 办理60周岁以上驾驶人的审验业务。

  (一)申请受理岗审核驾驶人提交的驾驶证、身份证明和《身体条件证明》,符合条件的,受理申请,录入办理日期及医疗机构名称,收存资料,出具受理凭证;不符合条件的,出具不予受理凭证。

  (二)驾驶证管理岗签注驾驶证。

  (三)档案管理岗收存《身体条件证明》。

  第十七条 农机监理机构应当建立驾驶证档案,使用规范的档案袋,案卷编号为驾驶证档案编号,顺序存放。档案按照国际标准A4纸尺寸装订成册,并填写或者打印资料目录,置于资料首页。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涂改、故意损毁或者伪造驾驶证档案。

  第十八条 农机监理机构应当设置专用档案室(库),并在档案室(库)内设立档案查阅室。档案室(库)应当远离易燃、易爆和有腐蚀性气体等场所,并配置防火、防盗、防高温、防潮湿、防尘和防虫鼠的设施和设备。

  第十九条 农机监理机构对因公办案需要查阅驾驶证档案的,应当审查其提交的档案查询公函和经办人工作证明;对查询本人的驾驶证档案的,应当审查其身份证明。

  档案查询应当报经业务领导批准,在档案查阅室进行,并且档案管理人员在场。需要出具证明或者复印档案资料的,应当经业务领导批准。除转出辖区的以外,已入库的驾驶证档案原则上不得出库。

  第二十条 因意外事件致使驾驶证档案损毁、丢失的,应当书面报告省级农机监理机构,经书面批准后,按照计算机管理系统的信息补建档案,打印所有记录信息,并补充驾驶人身份证明复印件。

  档案补建后,应当报省级农机监理机构审核。省级农机监理机构应当核对,并出具核准公函。经批准补建和核准的档案与原档案具有同等效力。

  第二十一条 驾驶人在办理驾驶证档案转出、转入期间,将档案损毁或者丢失的,可以向转出地农机监理机构申请补建驾驶证档案。转出地农机监理机构按照本规范第二十条规定办理。

  第二十二条 由代理人代理申请驾驶证业务的,农机监理机构应当审查代理人的身份证明和所有人与代理人共同签字的申请表,代理人为单位的还需审查经办人的身份证明;将代理人和经办人的身份证明复印件存入驾驶证档案。

  第二十三条 注销驾驶证的,档案资料保留2年后销毁。

  销毁驾驶证档案时,农机监理机构应当对需要销毁的档案登记造册,并书面报告上一级农机监理机构,经批准后方可销毁。销毁档案应当在指定的地点,监销人和销毁人应当共同在销毁记录上签字。记载销毁档案情况的登记簿和销毁记录应存档备查。

  第二十四条 农机监理机构办理驾驶证业务使用的印章和使用范围分别为:

  (一)证件专用章,用于联合收割机驾驶证。

  (二)业务专用章,用于《准考证明》、受理凭证和不予受理凭证、驾驶证档案中需要盖章的情况以及出具驾驶证档案查询证明材料等。

  (三)审验业务专用章,用于联合收割机驾驶证副页审验的签注。

  (四)个人专用名章,用于《联合收割机驾驶证业务流程记录单》、《考试成绩表》等办理联合收割机驾驶证业务时需要经办人盖章的情况。

  第二十五条 本规范规定的证件专用章、业务专用章由农业机械化主管部门制作;本规范规定的各类表格、个人专用名章由农机监理机构制作。

  联合收割机驾驶证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农机监理机构依据农业行业标准组织制作。

  第二十六条 本规范从2007年5月1日起施行。

  附件:

  1.联合收割机驾驶证申请表(式样)

  2.联合收割机驾驶人身体条件证明(式样)

  3.联合收割机驾驶技能准考证明(式样)

  4.联合收割机驾驶人考试成绩表(式样)

  5.联合收割机驾驶证业务流程记录单(式样)

  6.各专用章式样

  7.受理通知书(式样)

  8.不予受理决定书(式样)

附件1-5.xls
http://www.agri.gov.cn/zcfg/bmgz/P020070330342075700210.xls
附件6-8.doc
http://www.agri.gov.cn/zcfg/bmgz/P020070330342076335746.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