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法律资料网 » 法律法规 »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做好防伪税控系统服务单位监督管理工作的通知

作者:法律资料网 时间:2024-07-23 15:15:07  浏览:8402   来源:法律资料网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做好防伪税控系统服务单位监督管理工作的通知

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做好防伪税控系统服务单位监督管理工作的通知

国税函[2004]1373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国家税务局:
近期,据部分地区增值税防伪税控系统用户反映,该系统一些服务单位服务质量下降,有的借服务之便,向纳税人强行销售通用设备。个别税务机关违反规定,与服务单位保持经济利益关系,导致对防伪税控系统服务工作监管不力,工作不深入细致。为加强防伪税控系统服务工作,做好对服务单位的监督管理工作,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各级税务机关要严格执行《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全面推广应用增值税防伪税控系统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0〕12号),不得直接或间接从事与防伪税控系统相关的商业性经营活动,不得举办或参股与防伪税控系统推行或提供技术服务相关的商业性公司,凡违反规定者,将严肃追究有关单位领导和相关人员的责任。
二、各级税务机关要加强对防伪税控系统服务单位的监管,将服务单位有无利用服务之便强制搭售通用设备,服务单位是否与使用单位签订并履行《增值税防伪税控开票子系统技术维护合同》,是否按规定收费,是否按期发放专用设备和按时培训等作为当前监管工作的重点,对监管中发现的问题,要及时提请并督促相关服务单位改进。
三、各级税务机关和当地防伪税控服务单位要互通信息,加强配合。国家税务总局正在研究制定《增值税防伪税控系统监督管理办法》,该《办法》将另行下达。



国家税务总局
二○○四年十二月十五日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贷款诈骗罪问题探析

顾苗,女,安徽合肥人,230031,xingchi0516@163.com


当前,贷款诈骗等金融犯罪态势日趋严峻,从某种程度上讲,已成为诱发区域性金融风险和金融危机、阻碍我国经济市场化进程的重要因素。由于立法上的原因,司法实际部门对这类犯罪的认定处理却存有一定难度。为了提高司法适用水平,亟须加强深入研究。本文仅就贷款诈骗罪的立法演变、法律特征以及司法实践中认定处理时应注意的问题等方面作些粗浅探讨。
一、贷款诈骗罪的概念和立法演变
贷款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编造引进资金、项目等虚假理由、使用虚假的经济合同、使用虚假的证明文件、使用虚假的产权证明作担保、超出抵押物价值重复担保或者以其他方法,诈骗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贷款、数额较大的行为。
贷款诈骗罪隶属于诈骗罪,是随着现代经济进一步发展而从诈骗罪中分化出的一种新型经济欺诈罪。[1]新中国成立后, 对通过骗取银行等金融机构贷款的途径并予非法占有的行为,司法适用时均以普通诈骗罪追究行为人的刑事责任。我国第一部刑法典即1979年刑法仅对诈骗罪作了原则性规定,在我国计划经济时代,这部刑法典在打击诈骗犯罪活动中起到了应有的作用。然而,自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尤其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体制转型期,金融领域的犯罪犹如其他经济领域的犯罪一样,出现了许多新的特点。就信贷业而言,有的行为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骗取银行等金融机构的贷款;有的不具非法占有目的但在取得贷款的过程中使用了欺骗手段;有的持续取得贷款,用“后贷”还“前贷”,“拆东墙补西墙”,不断循环;有的取得贷款后拒不还贷;还有的明知资不抵债而买通贷款经办人员获取贷款;等等。对这些行为,司法实际部门有的以诈骗罪定罪处罚,有的以违反合同纠纷处理,有的则以违反金融法规行为处理等,造成执法上的不确定性,给一些不法分子规避法律、钻法律漏洞或空子以可乘之机,从某种意义上讲,也助长了这类犯罪的严重化。据资料表明,我国某沿海开放城市,近几年就有20多亿金融贷款被各种行业的老板骗取后携款潜逃。这类犯罪不仅严重扰乱了国家的金融秩序,还给不少单位和公民个人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影响社会安定。为维护我国正常的金融秩序,促使刑事执法的统一规范,加大刑事打击力度,及时、有效地遏制这类犯罪的滋生蔓延,全国人大常委会以单行刑法的形式于1995年6月30 日颁布实施《关于惩治破坏金融秩序犯罪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对普通诈骗罪的罪状、罪种及其量刑原则等作了较大的修改、补充,并在第10条中专门规定了贷款诈骗罪。1997年刑法吸收了《决定》的立法精神,在刑法第 193条明确规定了贷款诈骗罪的罪状和法定刑。
 二、贷款诈骗罪的法律特征
  贷款诈骗罪的法律特征取决于立法者的意旨,并体现在个罪构成要件上。具体地说,此罪具有以下特征:
1. 贷款诈骗罪侵害的直接客体是金融机构对贷款所有权。
对此罪的客体,学界认识不一。如:有的认为它侵害国家和集体的财产所有权和正常的金融秩序[2]; 有的认为它侵害国家的金融管理制度[3]; 有的认为它侵害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贷款和金融信贷秩序[4]。由于认识不同,司法适用上必然产生分歧。我们认为,按照刑法理论,贷款诈骗罪属修订刑法第3章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 其同类客体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抑或国家金融管理秩序,而从立法上看,修订刑法将金融犯罪划分为两类:一类是破坏金融管理秩序罪,如伪造货币罪、擅自设立金融机构罪等;另一类是金融诈骗罪,如贷款诈骗罪、集资诈骗罪等。因此,两类犯罪侵害的同类客体显然不一样,将贷款诈骗罪等金融犯罪的同类客体归为金融管理秩序明显不妥。同时,认为贷款诈骗罪侵害的客体是国家和集体的财产所有权也不妥。贷款诈骗罪的犯罪对象是贷款。这里的贷款包括国有银行和股份制银行以及集体性质的金融机构农村信用社等的贷款,其款项性质有国有的、股份所有的、混合经济所有的以及集体所有的等等。同时,从犯罪目的上分析,行为人实施诈骗行为,其犯罪对象不一定都是贷款,尽管大部分是贷款本身,如某些骗局中,行为人骗取贷款合同只是整个骗局中的一个环节,其至以不提取贷款为诱饵,造成银行等金融机构放松警惕,进而用骗取的贷款合同到处招摇撞骗。因此,贷款诈骗罪尽管最终还是非法占有金融机构的财产,但是此罪的犯罪对象除贷款本身外,还可能包括银行信用。可见,贷款诈骗罪侵害的直接客体是金融机构对贷款的所有权,间接客体则是银行等金融机构的信用而非金融管理秩序。
  2.贷款诈骗罪的客观方面表现为5种情形, 其实质上可归结为行为人采用虚假的理由、证明文件或手段取得贷款。
  一是编造引进资金、项目等虚假理由骗取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贷款。所谓编造,即捏造[5],无中生有。行为人以假引资或者编造效益良好的投资项目等虚假理由骗取贷款。诚然,这里的虚假理由,除了假引资、假项目外,还有其他类似于引资、立项之类的如假冒某集团扩大经营所需资金等虚假理由。
  二是使用虚假的经济合同骗取贷款。这里的经济合同即涵盖了我国经济合同法所规定的全部合同种类。按照该法规定,所谓虚假的经济合同主要是指伪造(仿照真合同而制造出的假合同)、变造(篡改原合同的标的或数量或价款等主要条款而成的经济合同)、无效(以欺诈或胁迫等手段签订的合同)等合同。
  三是使用虚假的证明文件骗取贷款。这里的虚假证明文件,一般包括伪造、变造或无效的存款证明、公司或者企业乃至金融机构的担保函、划款证明等各种申请贷款时所需的证明材料。
  四是使用虚假的产权证明作担保或者超出抵押物价值重复担保而骗取贷款。这里的虚假产权证明是指伪造、变造或无效的由有关产权部门作出的能够证明行为人对房屋、地产等不动产或汽车、货币、可即时兑付的票据等动产而享有所有权的书面文件。
  五是以其他方法骗取贷款。这里的其他方法主要指上述4 种情形以外的诸如伪造单位公章、印鉴或者借款后故意转移财产或拒不归还或者以假货币做抵押或者取得贷款后随即以破产诈骗、保险诈骗、兼并等方式转移债务,逃避还款义务等方法。司法实践中,行为人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认定其行为属于“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诈骗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贷款”:
(1)贷款后携带贷款潜逃的;
(2)未将贷款按用途使用而是挥霍致使贷款无法偿还的;
(3)使用贷款进行违法犯罪活动,致使贷款无法偿还的;
(4)改变贷款用途将贷款用于高风险的经济活动,造成重大经济损失,致使贷款无法偿还的;
(5)为谋取不正当利益,改变贷款用途,造成重大经济损失致使贷款无法偿还的;
(6)提供虚假的担保申请贷款,造成重大经济损失致使贷款无法偿还的,等等情形。
  贷款诈骗罪的客观方面,除了上述表现形式外,还要求骗取贷款的数款达到较大的程度才能构成犯罪。一般地说,根据当前的司法实践,以1 万元以上为数额较大的起点[6]。
3.贷款诈骗罪的主体限于一般主体即自然人。
凡年满16周岁、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人实施贷款诈骗罪行为,均可构成此罪。从司法实践角度讲,实施贷款诈骗罪犯罪主要有4种人:一是真实的贷款申请人, 主要通过虚构有关事实骗取贷款,如提供虚假的资信证明,申请远远超出实际偿还能力的超额贷款;二是银行等金融机构外部假冒某企业法人名义申请贷款的人;三是虚构根本不存在的企业法人申请贷款的人;四是银行内部收受贿赂,与行为人相勾结申请贷款的人;等等。
4.贷款诈骗罪的主观上是直接故意,且必须具有非法占有为目的。
从法理上讲,贷款诈骗罪作为一种故意犯罪,其主观上的诈骗故意不能离开非法占有之目的而存在,并且这种诈骗故意只能是直接故意,也即只有明知自己的贷款诈骗行为会发生侵害金融机构对贷款的所有权这样一种社会危害性,而希望骗取并占有贷款这种结果发生的行为,才能构成犯罪。间接故意和过失均不能构成此罪。需要指出的是,贷款诈骗罪的主观故意可以产生在事前即预谋故意,也可以产生在事后,如骗取贷款后拒不归还等。但是,不管贷款诈骗的故意产生在事前或事后,其均由行为人的直接故意所支配。因为,刑法中的希望和放纵,均针对危害结果而言,贷款诈骗犯罪的结果是占有贷款,据此而论,贷款诈骗不可能是放任而只能是希望。银行等金融机构自愿向行为人发放贷款行为,并非贷款诈骗罪的结果,而只是客观犯罪结果的前提,不能将对这一放贷行为的心理态度误认为贷款诈骗罪的主观罪过。在金融机构放贷的情况下,行为人非法占有该贷款,对这种非法占有的心理态度才是贷款诈骗罪的主观罪过,而这种主观罪过只能是直接故意[7],不可能在行为人放任自己非法占有贷款的结果的情况下产生。
 三、司法认定处理中应注意的问题
1、罪与非罪的界限
  无论动机如何,构成本罪主观上必须具有非法占有贷款的目的,如果行为人主观上没有非法占有贷款的目的,即使在申请贷款时使用了欺骗的手段,只要贷款到期后能够偿还,就不构成本罪。第二,行为人是否采用了诈骗的手段来取得贷款的。第三,构成本罪必须是诈骗贷款数额较大的行为。如果行为人虽然是以非法占有贷款为目的,但是诈骗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贷款数额不大的,不作为犯罪处理,可由有关部门给予行政处罚。
2、非法占有目的之认定。根据立法精神,我国1997 年刑法第193条规定不处理不具有非法占有为目的之骗贷行为。对贷款诈骗罪,既要求客观上具备骗取贷款的行为,又要求主观上具备非法占有诈骗贷款之目的,两者不可或缺。如何认定以非法占有为目的,是当前司法实际部门办理这类罪案的一个难点,也是贷款诈骗罪区别于借贷纠纷等罪与非罪界限的关键所在。在办理普通诈骗罪案过程中,如何认定非法占有为目的,同样是一个“老大难”。一般地说,从民法理论上讲,所有权具有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四项权能。非法占有是一种没有法律依据的对贷款的管领、控制和支配,这种占有是对金融机构贷款所有权的实质性侵犯。认定时,有人认为从以下3 个方面去把握:一是在发生到期不还的结果时,要看行为人在申请贷款时履行能力不足的事实是否已经存在,行为人对此是否清楚。如果无法履约的原因形成于获得贷款之后,或者行为人对根本无法履约这一点并不十分了解,即使到期不还,也不应认定贷款诈骗,而应以借贷纠纷处理。二是要看行为人获得贷款后,是否积极将贷款用于借贷合同所规定的用途。如果事实如此,尽管行为人在到期后无法偿还,也不能认定为贷款诈骗行为。因为行为人主观上没有诈骗贷款的故意。三是要看行为人在贷款到期后是否积极偿还。如果行为人仅仅口头上承认欠款,而实际上没有积极筹备归还的行为,也不能证明行为人没有诈骗的故意。不赖帐,不一定就没有诈骗的故意。总之,要将上述因素综合起来考察,通过多方位客观行为全面考虑行为人主观心态,从而得出是否有非法占有贷款之目的[8]。
就司法实践而言,对上述观点很难把握。 如果能说得通的话,那么,以下问题的提出又将如何处理:一是无法确认是否积极还贷的情况下,资能抵债或者资不抵债,可否定罪?二是客观上采取骗贷行为,主观故意不明确,资不抵债或资能抵债的情况下,可否定罪?如刘某伪造公司印鉴申请贷款200万元,后来发现刘属骗贷, 银行将刘某价值180余万元的房产等予以申请法院执行, 而司法机关对刘某是否具有非法占有为目的难以认定,最终作撤案处理。三是未按借款用途使用贷款,是否还要考虑资能抵债或资不抵债的情形?如王某将原申请用于装修公司房屋的贷款130余万元用作其他投资,其后银行向法院起诉, 申请对王某房产等用作偿还贷款,司法机关因难以查清王某是否具有非法占有为目的也作撤案处理。四是是否具有履行能力,能否直接影响定罪?五是如何界定“拒不偿还”和“无法偿还”?事实上,对上述问题,司法适用时有难度。1996年12月16日,最高人民法院讨论通过的《关于审理诈骗案件具体应用法律的若干问题的解释》第2条第3款吸收了以往的司法经验,列举了6 个方面的行为表现用来认定利用合同进行诈骗的非法占有为目的,只要具备其中一种行为即可构成[9]。
3、有真实担保的贷款行为能否构成贷款诈骗罪?
司法实践中,常遇到一些有真实担保的借贷活动,因借款人无法偿还或者资不抵债,从而发生纠纷。如张某向某银行贷款200万元,而提供了某公司的250万元的贷款担保合同。事实上,张某当时已资不抵债,亏损达600余万元。 司法机关认为,此案因有真实担保而在处理上有难度。我国1997年刑法第193条第1款第(四)项规定了使用虚假的产权证明作担保或者超出抵押物价值重复担保而骗取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贷款的情形作为贷款诈骗罪的客观表现之一,而对有真实有效的担保的贷款行为,法律没有规定可以构成犯罪。对此,可以理解为不属于刑法调整的范畴,即使发生纠纷,也属借贷纠纷,由民法来调整。但是,这里的问题在于:一是担保人基于自身真实意思表示所作的担保行为,是否不受借款人即债务人要求担保人提供担保时有否隐瞒事实真相或者虚构事实的影响?二是担保法第30条规定的担保人免责条款没有包括借款人单方采取欺诈等方式骗取担保的情形,如果此种情形发生,担保人的担保责任如何确定?三是担保人受骗而提供担保,致使贷款行为得逞,借款人之行为侵害了哪种客体?能否定罪?定何罪?司法实践中所反映出的当前贷款担保,其法定担保方式包括保证、抵押和质押3 种[10]。其中,虚假保证的主要形式有互相保证或连环保证、空头保证、名义担保及重复担保等。虚设抵押权或质权的形式主要有:一物多抵或一物多押;用债务人或第三人无处分权的财产抵押或设质,使抵押权或质权形同虚设;以范围不明的财产设定抵押或质押等[11]。这是就虚假担保或重复担保而言的。我们认为,在善意取得担保且担保真实有效的情况下,行为人取行贷款不存在贷款诈骗问题。如果借款人与担保人恶意串通,在担保人资不抵债或一物多抵或一物多押的情况下仍提供担保,使借款人骗取贷款的目的得逞的,则构成贷款诈骗共犯。如果担保人被骗而为借款人提供担保,最终导致金融机构的贷款被骗,假如金融机构放贷时没有瑕疵,担保人则要按照民事法承担连带责任,借款人即行为人不能因侵害结果的转嫁而逃脱贷款诈骗罪的罪责。因为行为人上述行为侵害的客体仍是金融机构对贷款的所有权以及金融机构的信贷信用。
4、结果加重犯的处罚问题。
根据1997年刑法第193条第1款的规定,对贷款诈骗罪规定了3个量刑档次:一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 骗取金融机构贷款数额较大的,处5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并处2 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罚金。这里的“数额较大”,按照最高人民法院的上述司法解释,可以1万元以上为标准。二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 骗取金融机构贷款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5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5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罚金。这里的数额巨大或者情节严重, 只具备其一即可。同时,所谓数额巨大,一般以5万元以上为标准。 所谓其他严重情节,则主要指:为骗取贷款,向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工作人员行贿,数额较大的;挥霍贷款,或者用贷款进行违法活动,致使贷款到期无法偿还的;隐匿贷款去向,贷款期限届满后,拒不偿还的;提供虚假的担保申请贷款,贷款期限届满后,拒不偿还的;假冒他人名义申请贷款,贷款期限届满后,拒不偿还的等。三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骗取金融机构贷款数额特别巨大的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5万元以上50 万元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这里的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情节特别严重,只具备其一即可。同时,所谓数额特别巨大,一般以20万元以上为标准。所谓其他特别严重情节,则主要指:为骗取贷款,向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工作人员行贿,数额巨大的;携带贷款逃跑的;使用贷款进行犯罪活动等。需要指出的是,上述后者属结果加重犯,司法实际部门在适用法律时应准确把握。
5、 单位的“贷款诈骗”行为,该如何处理?
在现实生活中、在司法实践中,单位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以欺骗的手段(包括新刑法第193条规定的法定的几种欺诈类型)诈骗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的贷款,数额较大的行为时有发生。据报道,我国南方某省发生的45起贷款诈骗案件中有13起属于单位贷款诈骗[12]。单位实施的贷款诈骗行为由于有单位作掩护,欺骗手段不容易被识破,诈骗成功率很高;单位实施的贷款诈骗行为,犯罪数额比自然人实施的要大得多,给金融机构造成的损失更严重,社会危害性更大。由于新刑法没有单位贷款诈骗罪的规定,使得单位贷款犯罪逃脱了法律的惩罚,助长了单位犯罪的有恃无恐。
  那么,对单位实施的“贷款诈骗”行为如何处理呢?理论上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单位不是法定的贷款诈骗罪的犯罪主体,单位实施的诈骗贷款的行为,应定以他罪,而不能课以“贷款诈骗罪”。其理由是,刑法第30条明确规定,单位承担刑事责任以法律规定某种犯罪是单位犯罪为前提。而新刑法第193条所规定的贷款诈骗罪的犯罪主体是自然人而不是单位,因此,如果单位实施了诈骗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贷款的行为,则对该行为应以合同诈骗罪论处[13]。第二种观点则认为,尽管刑法没有规定单位要对其实施的某种危害社会的行为负刑事责任,尽管经单位集体研究决定,为单位利益实施的该种犯罪行为从理论上讲主体是单位,但只要该行为客观上符合构成要件,依法对单位不能对单位追究刑事责任,并不意味着对单位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也不能追究刑事责任。理由是法益侵害说,即指出不能以刑法规定的某种犯罪的主体是自然人而实际上的行为主体是单位为由,来否认行为人的责任。即是说,从法益侵害上看,对于金融秩序和公私财产所有权的侵害无论行为主体是单位还是个人,作为单位主管人员和其他责任人员的个人都不能逃避他应当承担的责任[14]。第三种观点则认为,追求单位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是以单位构成犯罪作为前提的,如果单位不构成犯罪,则单位行为中的直接责任人员就不构成犯罪。他们的根据是罪刑法定主义,主张尊重刑法的人权保障机能[15]。
  在司法实践中对单位进行“贷款诈骗”又是如何处理的呢?在最高人民法院1996年12月16日发布的《关于审理诈骗案件具体应用法律的若干问题的解释》中,对单位诈骗如何处理作了具体的规定,即“单位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以单位名义实施的诈骗行为,诈骗所得归单位所有,数额在五万以上十万以下的,应依照《刑法》(指1979年刑法典-笔者注)第151条的规定追究上述人员的刑事责任;数额在二十万元至三十万员以上的,依照《刑法》(同上注)第152条的规定追究上述人员的刑事责任。”这种处理方法其实是和上面的第二种观点是一致的。
  前述的几种理论观点和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究竟哪一种合理,是否合理呢?我们再来作一下分析。第一种观点认为单位有贷款诈骗行为的,构成“贷款诈骗罪”与“合同诈骗罪”的法条竞合,事实上这种论点是否可以成立呢?笔者认为,持此种观点者并没有搞清两罪的根本区别,它们最大的不同在于贷款诈骗罪的对象只限于金融机构的贷款,不包括其他的资金,而合同诈骗罪的对象范围要大得多,为合同的标的。按照第一种观点,那么对自然人进行“贷款诈骗”也可以以“合同诈骗罪”论处了,又何需再设一个“贷款诈骗罪”呢?这种观点明显是不合理的,也没有考虑到新刑法将金融诈骗罪单列一节的立法意图。第二种观点中,单位实施了贷款诈骗行为,不追究单位的刑事责任,仅追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的刑事责任,势必罚不当罪,放纵了主要的犯罪行为人,由自然人承担了一部分应当由单位承担的责任,不具有实质合理性,是违反罪刑法定原则的。第三种观点从罪刑法定原则出发,认为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但是这样就放纵了犯罪,势必成为单位骗贷行为泛滥、金融秩序被严重扰乱的驱动力。因此,笔者认为,刑法第193条没有规定单位可以作为贷款诈骗罪的主体属于立法上的疏漏,应尽快从立法上加以完善,以解决无法可依或者罚不当罪的尴尬。
四、立法完善贷款诈骗罪的建议
从法条规定看,贷款诈骗罪的主体排斥单位,也即任何单位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骗取巨额贷款,均不能构成此罪。从贷款业务上讲,申请贷款的大多是公司、企业等单位,一旦发生贷款诈骗之不测,法律便显得无能,无法对比作出应有的处罚,一些不法分子也就有可能钻这个空子,而规避法律,逃避打击。同时,贷款诈骗罪的法定最高刑为无期徒刑,与其他金融诈骗罪如集资诈骗罪等相比较,显然有刑罚不协调的问题。贷款诈骗罪的犯罪数额有的可能比集资诈骗罪还要大,从犯罪的社会危害性上讲,贷款诈骗罪并不亚于集资诈骗,而集资诈骗罪的法定最高刑为死刑。1997年刑法没有充分考虑这个问题,实乃一大遗憾。再者,从立法上讲,该条规定构成犯罪必须具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却没有考虑司法适用时的实际操作困难等情况,以致于造成认定处理上的偏差。此外,对合法取得贷款而投资经营一段时间后,因发生亏损感到无力偿还而抽回剩余资金潜逃,对此,如作犯罪处理,尚难以有法律依据。就当前的司法实践而言,如果将非法占有贷款和非法使用贷款这两种行为分别规定为贷款诈骗罪和骗用贷款罪,并规定相应的法定刑。骗用贷款罪因没有非法占有为目的,主观恶性相对较小,可作轻罪处理,这样才能严密法网,有效地遏制和防范贷款诈骗犯罪的滋生蔓延。总之,司法机关要不断加强调查研究,总结司法实践中的经验和问题,为立法机关提供实践素材,促使其对贷款诈骗罪作出适当的调整,以弥补刑法之不足。

参考文献:
1、参见王作富主编:《经济活动中罪与非罪的界限》(增订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6年第337页。
2、参见王作富主编:《中国刑法的修改与补充》,中国检察出版社1997年版,第137页。

国家商检局、冶金工业部关于印发《出口冶金轧辊产品质量许可证管理办法》的通知

国家商检局、冶金工业部


国家商检局、冶金工业部关于印发《出口冶金轧辊产品质量许可证管理办法》的通知


(国检监联(1997)331号 一九九七年十二月十日)

各直属商检局,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冶金工业厅、局(总公司),冶金机电产品质量监督检测中心:

  现将《出口冶金轧辊产品质量许可证管理办法》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执行中如有问题请及时告国家商检局和冶金工业部。

          出口冶金轧辊产品质量许可证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加强对出口冶金轧辊产品质量的监督管理,提高产品质量,促进对外贸易的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商品检验法》(以下简称《商检法》)和国家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生产企业(含“三资”企业)生产的金属加工工业使用的铸铁轧辊、冶金工业使用的整体铸钢工作轧辊以及冷轧金属用锻钢轧辊等冶金用轧辊。

  第三条 国家对出口冶金轧辊产品实行质量许可制度。国家进出口商品检验局(以下简称国家商检局)会同冶金工业部负责出口冶金轧辊产品质量许可证的领导、组织、协调和监督管理工作,认可检测单位,签发和吊销出口质量许可证。

  第四条 国家商检局设在各地的直属商检局(以下简称商检局)分别会同所在地省级或计划单列市级冶金工业厅、局负责管理并且组织实施本地区出口冶金轧辊产品质量许可证工作。

  产品检测工作由国家商检局和冶金工业部联合认可的国家商检局冶金机电产品认可实验室(即冶金机电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或具备条件的商检局实验室承担。

  第五条 出口冶金轧辊产品必须按本办法的规定取得出口冶金轧辊产品质量许可证(以下简称出口质量许可证)方准提供出口。特殊情况下须经审批,方准提供出口。

           第二章 取得质量许可证的条件

  第六条 申请出口质量许可证的冶金轧辊产品必须具备下列条件:

  1.产品符合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没有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的,执行的企业标准要报冶金工业部认可备案;

  2.对外贸易合同或协议有约定检验标准和要求的,应符合对外贸易会同或协议约定的检验标准和要求;来图、来样加工的产品,应符合生产企业、外贸经营单位和所在地商检局按来图、来样共同制定的出口产品技术要求。

  对于按第2条标准取证的企业,其证书只对特定的合同有效。

  第七条 申请出口质量许可证的企业必须建立有效的质量体系,符合《出口冶金轧辊产品质量许可证工厂质量体系审查要求》(见附件1)的规定。

            第三章 申请和发证程序

  第八条 凡生产出口冶金轧辊产品的生产企业,必须按申请单元向所在地商检局提出申请并领取空白的《出口冶金轧辊产品质量许可证申请书》(以下简称申请书,格式见附件2)。申请企业按规定填写申请书一式六份,经主管单位和冶金工业厅、局签署意见后,连同有关资料送商检局。

  第九条 商检局接到符合要求的申请书和有关资料后,应在一个月内完成资料审查工作。申请书和有关资料不符合要求的,商检局应及时书面通知申请单位改正。

  第十条 申请书和有关资料符合要求的,商检局应在两个月内会同所在地省级或计划单列市冶金工业主管厅、局(总公司)和检测单位组成质量体系评审小组进行抽封样和必要的现场检测以及工厂质量体系评审。评审前一个月应将一份申请书和有关资料寄检测单位并通知确切的评审日期。

  评审小组由4~5人组成,抽封样和样品检测按照《出口冶金轧辊质量许可证产品检测要求》(见附件3)的规定进行。封样单(格式见附件4)由商检局填写,根据需要样品检测可以在现场或实验室进行。

  生产企业的质量体系评审按照本办法第二章第七条的要求进行。

  第十一条 样品检测完成后,检测单位将型式试验报告(封面格式见附件5)送委托测试的商检局。

  产品检测和工厂条件审查合格的生产企业,由商检局将申请书、型式试验报告、工厂审查报告及有关资料在十五日内寄送冶金工业部。

  型式试验或质量体系评审不合格的,由商检局向企业发型式试验不合格通知书(格式见附件6)或质量体系评审不合格通知书(格式见附件7)。首次申请未通过的产品或生产厂,改进后重新办理申请手续。如仍然不合格,半年内企业不得再次提出申请。

  第十二条 冶金工业部对申报材料审核并签署意见后,送国家商检局审批,由国家商检局和冶金工业部联合颁发出口质量许可证书。出口质量许可证书有效期五年。

  第十三条 型式试验和工厂条件审查的减免:

  1.凡已获得生产许可证的生产企业在取证的第一年内申请出口质量许可证,如果审查内容、检测要求相同的,可免于工厂审查和产品检测;

  2.已获得中国国家进出口企业认证机构认可委员会认可的评审机构颁发的ISO9001和ISO9002认证证书的企业,可免于工厂审查。

  申请减免型式试验和工厂条件审查的企业应在申请书上说明申请减免的理由并提供必要的材料,经商检局和主管工业厅局同意,可免于型式试验和工厂条件审查。

  第十四条 取得出口质量许可证的产品,在其结构、工艺、生产条件和技术标准等发生重大变化时,须重新办理申请手续。新型产品出口必须在试制完成并经鉴定、产品定型、达到稳定生产后,方可申请出口质量许可证。

              第四章 监督管理

  第十五条 商检局和冶金工业厅、局负责对取得出口质量许可证的企业进行监督管理,在出口质量许可证的有效期内,进行两次监督检查。国家商检局和冶金工业部根据需要可以组织不定期的抽查。

  第十六条 取得出口质量许可证的企业每年向商检局、冶金工业厅、局报告一次出口质量情况和企业自查情况。产品技术条件发生变更、国外索赔、退货和重大质量事故及处理等情况应及时报告商检局和冶金工业厅、局。

  第十七条 在出口质量许可证有效期内,有下列情况之一的,由所在地商检局和冶金工业厅、局报国家商检局和冶金工业部批准后,吊销并收回质量许可证书。

  1.国外对产品质量反映强烈,两次要求索赔或退货,经查明确属生产企业质量责任的;

  2.所在地商检局在出口检验时,连续五批中有两批不合格的;

  3.复查不合格,经3个月整改仍达不到要求的。

  第十八条 被吊销出口质量许可证的企业,自吊销之日起6个月后方可重新提出申请。

  第十九条 对伪造、变造、转让、冒用出口质量许可证的,除没收出口质量许可证书外,对直接责任者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商品检验法》及实施条例和有关的法律追究法律责任。

               第五章 附则

  第二十条 负责出口冶金轧辊产品型式试验的检测单位和生产企业质量体系评审的机构和人员,应当遵守有关的纪律规定并对生产技术和工艺文件等保密。

  第二十一条 申请出口冶金轧辊产品的生产企业应按规定支付费用。工厂条件审查费按国家计委、财政部发布的计价格〔1994〕794号《关于发布进出口商品检验、鉴定收费办法及收费标准的通知》规定办理,样品检测费按照国家物价局、财政部〔1992〕价费字496号规定收费。

  上述费用中的证书费、检测费汇至冶金机电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申请费、评审费交商检局。

  第二十二条 本办法自公布之日起实施。本办法由国家商检局和冶金工业部负责解释。

  附件1:

        出口冶金轧辊质量许可证工厂质量体系审查要求

  评审说明

  《出口冶金轧辊质量许可证工厂质量体系审查要求》(简称《审查要求》)是参照GB/T19002--IS09002标准,结合出口冶金轧辊生产企业的实际和冶金行业的特点而制订的。主要适用于出口冶金轧辊质量许可证的工厂质量体系现场审查和企业对质量管理体系的自查。

  一、评定原则和方法

  《审查要求》内容共37条,申请出口质量许可证的企业应参照GB/T19004--IS09004标准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和《审查要求》的具体规定,建立和完善质量体系并编写质量手册或质量管理文件,使之有效的运行。

  审查组到现场审查时,必须按照《审查要求》的规定逐条审查,用符合A、基本符合B、不符合C、无此项D和不适用O来表示。

  A、符合:全部满足审查要求的规定;

  B、基本符合:基本满足审查要求的规定,但有缺陷,缺陷程度不至影响产品质量和体系的有效运行;

  C、不符合:不能满足审查要求的规定,有缺陷,该缺陷使产品质量或质量体系受到影响,体系不完整;

  D、无此项:审查要求规定的条款企业应做而没有做或无文件规定也无据可查;

  O、不适用:审查要求规定的该条款企业没有必要做。

  二、现场审查结果的判定:

  1、合格:全部条款都符合或10条以下评定为B;

  2、不合格:有下列情况之一的为不合格:

  A、必备条件有1条(包括1条)以上评为B;

  B、有3条(包括3条)以上评为C;

  C、有2条(包括2条)以上评为D;

  D、共有15条(包括15条)以上评为B或C、D的。

------------------------------------|         |            | 审 查 评 定 | ||         |            |---------| || 审 查 内 容 |   审 查 办 法  |符|基|不|无|不|评||         |            | |本| | | |定||         |            | |符|符|此|适|说||         |            |合|合|合|项|用|明||---------|------------|-|-|-|-|-|-||1.质量方针和目标|            | | | | | | ||---------|------------|-|-|-|-|-|-||1.1是否有明确的|是否有经厂长(经理)批准| | | | | | ||质量方针和目标  |的质量方针和目标    | | | | | | ||---------|------------|-|-|-|-|-|-||1.2质量方针和目|质量方针和目标是否结合 | | | | | | ||标是否能理解和得到|企业实际        | | | | | | ||有效地贯彻    |抽10人对质量方针的理解| | | | | | ||---------|------------|-|-|-|-|-|-||2.组织     |            | | | | | | ||---------|------------|-|-|-|-|-|-||2.1是否对影响质|管理文件中是否明确了对 | | | | | | ||量的管理执行和验证|质量有影响的所有人员的 | | | | | | ||人员都规定了其职责|职责和权限       | | | | | | ||、权限和相互关系,|            | | | | | | ||关有文件     |            | | | | | | ||---------|------------|-|-|-|-|-|-||2.2是否指定有管|是否有授权文件;职责权 | | | | | | ||理者代表并明确其职|限是否明确       | | | | | | ||责和权限     |            | | | | | | ||---------|------------|-|-|-|-|-|-||2.3是否有文件规|是否有管理评审的程序  | | | | | | ||定进行管理评审  |            | | | | | | ||---------|------------|-|-|-|-|-|-||3.合同评审   |            | | | | | | ||---------|------------|-|-|-|-|-|-||是否有合同评审程序|是否有程序并贯彻执行  | | | | | | ||并贯彻执行    |            | | | | | | ||---------|------------|-|-|-|-|-|-||4.文件和资料控制|            | | | | | | ||---------|------------|-|-|-|-|-|-||4.1执行现行国家|查标准、图纸、合同中的 | | | | | |必||标准GB1504《|技术条款是否贯彻执行  | | | | | |备||铸铁轧辊》、GB1|            | | | | | |条||503《铸钢轧辊》|            | | | | | |件||、GB/T1331|            | | | | | | ||4《锻钢轧辊工作辊|            | | | | | | ||通用技术条件》或外|            | | | | | | ||贸合同要求的技术条|            | | | | | | ||件        |            | | | | | | ||         |            | | | | | | ||---------|------------|-|-|-|-|-|-||4.2是否有文件资|是否有程序       | | | | | | ||料的控制程序   |            | | | | | | ||---------|------------|-|-|-|-|-|-||4.3控制程序是否|是否所有受控文件者在控 | | | | | | ||有效执行     |制范围;现场是否有过时 | | | | | | ||         |和作废文件,文件更改是 | | | | | | ||         |否按规定程序进行    | | | | | | ||---------|------------|-|-|-|-|-|-||5.采购     |            | | | | | | ||---------|------------|-|-|-|-|-|-||5.1是否对分供方|是否有分供方评定程序和 | | | | | | ||进行评定     |记录          | | | | | | |------------------------------------|5.2采购资料文件|文件规定的要求是否明确 | | | | | | ||是否有订购产品的技|是否能得到执行     | | | | | | ||术要求和放行要求并|            | | | | | | ||执行       |            | | | | | | ||---------|------------|-|-|-|-|-|-||6.过程控制   |            | | | | | | ||---------|------------|-|-|-|-|-|-||6.1具备生产申报|是否具备必需的生产设备、| | | | | |必||产品所必需的生产设|工装(卡具、模具);  | | | | | |备||备、工资(卡具、模|具备标准中检验规则所要求| | | | | |条||具)和检验手段。 |的检验手段或检验条件  | | | | | |件||---------|------------|-|-|-|-|-|-||6.2重要生产过程|重要过程控制文件    | | | | | | ||是否有控制文件  |            | | | | | | ||---------|------------|-|-|-|-|-|-||6.3关键和特殊的|对关键和特殊过程是否得到| | | | | | ||过程是否得到控制 |有效控制,并有记录可查 | | | | | | ||---------|------------|-|-|-|-|-|-||6.4在用的主要设|是否有文件和记录    | | | | | | ||备是否有控制   |            | | | | | | ||---------|------------|-|-|-|-|-|-||7.检验和试验  |            | | | | | | ||---------|------------|-|-|-|-|-|-||7.1是否有进货检|是否有程序,是否做到未经| | | | | | ||验程序      |检验合格的产品不使用和加| | | | | | ||         |工           | | | | | | ||---------|------------|-|-|-|-|-|-||7.2是否有过程检|是否有程序,是否做到按程| | | | | | ||验的程序     |序规定检验和放行    | | | | | | ||---------|------------|-|-|-|-|-|-||7.3是否有最终检|是否有程序并做到不合格产| | | | | | ||验程序和规范   |品不出厂        | | | | | | ||---------|------------|-|-|-|-|-|-||7.4是否保存检验|是否有记录并清晰完整  | | | | | | ||记录       |            | | | | | | ||---------|------------|-|-|-|-|-|-||8.检验、测量和试|            | | | | | | ||验设备的控制   |            | | | | | | ||---------|------------|-|-|-|-|-|-||8.1检验用的仪器|是否有一览表包括了所有的| | | | | | ||/设备是否都在控制|仪器/设备       | | | | | | ||范围       |            | | | | | | ||---------|------------|-|-|-|-|-|-||8.2在用的仪器/|在用的仪器/设备是否状态| | | | | | ||设备是否有奖态标志|清晰、记录完整     | | | | | | ||和校准记录    |            | | | | | | ||---------|------------|-|-|-|-|-|-||8.3是否有校准方|是否有程序/程序规定是否| | | | | | ||法/验收准则/校验|准确/和严格执行    | | | | | | ||周期及相应的程序 |            | | | | | | ||---------|------------|-|-|-|-|-|-||9.检验和试验状态|是否经检验/合格与否有无| | | | | | ||产品的检验和试验状|明显标志        | | | | | | ||态是否明确    |            | | | | | | ||---------|------------|-|-|-|-|-|-||10.不合格品的控|            | | | | | | ||制        |            | | | | | | ||---------|------------|-|-|-|-|-|-||是否有不合格品控制|是否有程序并执行    | | | | | | ||程序并执行    |            | | | | | | ||---------|------------|-|-|-|-|-|-||11.纠正和预防措|            | | | | | | ||施        |            | | | | | | ||---------|------------|-|-|-|-|-|-||11.1是否有纠正|是否有文件规定     | | | | | | ||和预防措施    |            | | | | | | ||---------|------------|-|-|-|-|-|-||11.2对不合格品|是否有关于不合格品纠正和| | | | | | ||或不合格报告进行纠|防止再发生的记录    | | | | | | ||正并防止再发生  |            | | | | | | ||---------|------------|-|-|-|-|-|-||12.搬运、贮存、|            | | | | | | ||包装、防护和交付 |            | | | | | | ||---------|------------|-|-|-|-|-|-||是否有文件规定产品|是否有文件明确规定   | | | | | | ||的搬运、贮存包装、|            | | | | | | ||防护和交付要求  |            | | | | | | ||---------|------------|-|-|-|-|-|-||13.质量记录控制|            | | | | | | ||---------|------------|-|-|-|-|-|-||是否有质量记录控制|是否有程序并按程序执行 | | | | | | ||程序并执行    |            | | | | | | ||---------|------------|-|-|-|-|-|-||14.内部质量审核|            | | | | | | ||---------|------------|-|-|-|-|-|-||14.1是否有内部|是否有程序并按程序执行 | | | | | | ||质量审核程序   |            | | | | | | ||---------|------------|-|-|-|-|-|-||14.2审核是否能|审核是否有计划、有记录、| | | | | | ||符合计划安排   |有报告和跟踪、纠正   | | | | | | ||---------|------------|-|-|-|-|-|-||15.培训    |            | | | | | | ||---------|------------|-|-|-|-|-|-||15.1是否建立了|是否有程序       | | | | | | ||培训程序     |            | | | | | | ||---------|------------|-|-|-|-|-|-||15.2是否对所有|是否有培训的计划、实施记| | | | | | ||从事对质量有影响的|录和考核        | | | | | | ||工作人员都进行了培|            | | | | | | ||训        |            | | | | | | ||---------|------------|-|-|-|-|-|-||15.3对从事特殊|是否有培训计划、实施和考| | | | | | ||工作的人员是否进行|核记录         | | | | | | ||了培训和考核   |            | | | | | | ||---------|------------|-|-|-|-|-|-||16.成品管理及合|            | | | | | | ||格证       |            | | | | | | ||---------|------------|-|-|-|-|-|-||16.1成品出入库|是否有程序并按程序执行 | | | | | | ||手续符合规定,摆放|            | | | | | | ||整齐,标识醒目  |            | | | | | | ||---------|------------|-|-|-|-|-|-||16.2成品库的账|是否有程序并按程序执行 | | | | | | ||、物、卡相符   |            | | | | | | |------------------------------------

---------------------------------

|审查结论:                          |

|                               |

|                               |

|-------------------------------|

|审查员姓名|工 作 单 位|职务或职称|被审企业对审查结论意见|

|-----|-------|-----|-----------|

|     |       |     |           |

|-----|-------|-----|           |

|     |       |     |           |

|-----|-------|-----|           |

|     |       |     |  企业代表(签字) |

|-----|-------|-----|   (企业公章)  |

|     |       |     |           |

|-------------------------------|

|其它需要说明问题:                      |

|                               |

|                               |

---------------------------------

  附件2:

          出口冶金轧辊产品质量许可证申请书

  单位全称:           (公章)

  法人代表:

  地  址:

  电  话:

  传  真:

  邮政编码:

  联系人:

                         年  月  日

---------------------------------

|单位名称(全称)|                      |

|--------|----------------------|

|主管部门名称  |                      |

|--------|----------------------|

|营业执照发放部门|                      |

|--------|----------------------|

|营业执照编号  |                      |

|--------|----------------------|

|企业经济性质  |                      |

|--------|----------------------|

|产品名称    |                      |

|--------|----------------------|

|注册商标    |                      |

|-------------------------------|

| 铸 | 冷 硬 | 无限冷硬  | 球 墨 | 高   铬 |

| 铁 |-----|-------|-----|-------|

| 轧 |     |       |     |       |

| 辊 |     |       |     |       |

| 规 |     |       |     |       |

| 格 |     |       |     |       |

|---|-----|-------|-----|-------|

| 铸 |优质碳素钢| 合 金 钢 | 半 钢 | 石 墨 钢 |

| 钢 |-----|-------|-----|-------|

| 轧 |     |       |     |       |

| 辊 |     |       |     |       |

| 规 |     |       |     |       |

| 格 |     |       |     |       |

|-------------------------------|

|锻钢轧辊规格  |                      |

|--------|----------------------|

|企业何年何月通过|           |证书|       |

|质量体系认证  |           |编号|       |

|--------|----------------------|

|申请减免项目  |                      |

---------------------------------

---------------------------------

|企业主管部门意|                       |

|       |                       |

|见      |             (盖 章)     |

|       |               年  月  日 |

|-------|-----------------------|

|省、市行业主管|                       |

|       |                       |

|部门审查意见 |             (盖 章)     |

|       |               年  月  日 |

|-------|-----------------------|

|直属商检局审查|                       |

|       |                       |

|意见     |             (盖 章)     |

|       |               年  月  日 |

|-------|-----------------------|

|冶金工业部审批|                       |

|       |                       |

|意见     |             (盖 章)     |

|       |               年  月  日 |

|-------|-----------------------|

|国家商检局审批|                       |

|       |                       |

|意见     |             (盖 章)     |

|       |               年  月  日 |

|-------|-----------------------|

|质量许可证编号|                       |

---------------------------------

  附表1:

               申请企业现状

------------------------------------| |企业职|      人  员  分  类  情  况      || |   |----------------------------|| |工人数|工程|行政管理| 质量检验 | 生产工人 | 辅助人员 || |   |技术|    |      |      |      ||基|---|--|----|------|------|------|| |   |  |    |      |      |      || |---|--|----|------|------|------||本| % |  |    |      |      |      || |--------------------------------|| |企业占地面积|                         ||概|------|-------------------------|| |建筑面积  |                         || |------|-------------------------||况|固定资产  |                         || |------|-------------------------|| |主要产品  |                         || |------|-------------------------|| |质量机构设置|                         ||-|--------------------------------|| |    项|品种 |产品 | 产值 |利税 |全员劳动 |流动资||主|年   目|(种)|(台)|(万元)|万元/| 生产率 |金占用||要|度    |   |   |    |人) |(元/人)|额(万||经|     |   |   |    |   |     |元) ||济|-----|---|---|----|---|-----|---||指|上年实际 |   |   |    |   |     |   ||标|-----|---|---|----|---|-----|---|| |本年计划 |   |   |    |   |     |   ||-|--------------------------------||其|                                || |                                ||它|                                |------------------------------------

  附表2:

              前两年产品出口情况

------------------------------------|        | 年 |出口国、| 数 量 |贸易额 | 合格率 || 类  别   |   |    |     |    |     ||        | 度 | 地区 | (吨) |(美元)| (%) ||--------|---|----|-----|----|-----||   |冷硬  |   |    |     |    |     ||   |    |   |    |     |    |     || 铸 |----|---|----|-----|----|-----||   |无限冷硬|   |    |     |    |     || 铁 |    |   |    |     |    |     ||   |----|---|----|-----|----|-----|| 轧 |球墨  |   |    |     |    |     ||   |    |   |    |     |    |     || 辊 |----|---|----|-----|----|-----||   |高铬  |   |    |     |    |     ||   |    |   |    |     |    |     ||---|----|---|----|-----|----|-----||   |优质碳素|   |    |     |    |     ||   |钢   |   |    |     |    |     || 铸 |----|---|----|-----|----|-----||   |合金钢 |   |    |     |    |     || 钢 |    |   |    |     |    |     ||   |----|---|----|-----|----|-----|| 轧 |半钢  |   |    |     |    |     ||   |    |   |    |     |    |     || 辊 |----|---|----|-----|----|-----||   |石墨钢 |   |    |     |    |     ||   |    |   |    |     |    |     ||--------|---|----|-----|----|-----||  锻钢轧辊  |   |    |     |    |     ||        |   |    |     |    |     ||--------|---|----|-----|----|-----||  备  注  |   |    |     |    |     ||        |   |    |     |    |     |------------------------------------

  附表3:

           生产用主要工艺装备、仪器、量具

------------------------------------|序|仪器设备|  | 规格 | 精度 |    |购进或|最近|检定|| |    |名称|    |    |制造厂家|启用 |检定|  ||号|编  号|  | 型号 | 等级 |    |日期 |日期|结果||-|----|--|----|----|----|---|--|--||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注:此表不够填写可复印增页。

  附表4:

          检验、试验用主要设备、仪器、量具

------------------------------------|序|仪器设备|  |规格|精度|  | 购进或 | 最近 | 检定 || |    |名称|  |  |制造| 启用  | 检定 |    ||号|编  号|  |型号|等级|厂家| 日期  | 日期 | 结果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注:此表不够填写可复印增页。

  附表5:

             产品标准或约定技术条件

------------------------------------|  产   |                           ||      |                           ||  品   |                           ||      |                           ||  标   |                           ||      |                           ||  准   |                           ||------|---------------------------||  出   |                           ||  口   |                           ||  产   |                           ||  品   |                           ||  约   |                           ||  定   |                           ||  的   |                           ||  技   |                           ||  术   |                           ||  条   |                           ||  件   |                           ||------|---------------------------|| 备  注 |                           ||      |                           |------------------------------------

  附件3:

          出口冶金轧辊质量许可证产品检测要求

  一、适用范围:

  本要求适用于金属加工工业使用的铸铁轧辊、冶金工业使用的整体铸钢工作轧辊以及冷轧金属用锻钢轧辊等冶金用轧钢辊。

  二、申请单元划分:

  按铸铁轧辊、铸钢轧辊、锻钢轧辊规格划分为三个申请单元。

  铸铁轧辊分为四类:冷硬铸铁轧辊、无限冷硬铸铁轧辊、球墨铸铁轧辊、高铬铸铁轧辊。

  铸钢轧辊分为四类:优质碳素钢、合金钢、半钢、石墨钢。

  锻钢轧辊材质不分类。

  三、抽样方法:

  1.抽样数量

  成品检验:每一申请单元按不同材质随机抽样两支轧辊进行成品检验,规格不同的选工艺比较复杂的抽样。

  化学成分:铸铁轧辊、铸钢轧辊试验样品3块(现场抽样),锻钢轧辊试验样品2块(现场抽样)。

  抗拉强度:铸铁轧辊、铸钢轧辊试验样品3根(现场抽样)。

  冲击韧性:铸钢轧辊试验样品6块(现场抽样)。

  2.抽样地点

  在生产企业仓库抽取(基数不少于6支)。

  3.抽样说明

  抽样产品应为已经生产企业检验合格的产品,抽样时填写抽样单(见附件4)。

  化学和力学性能试样自封样日期起15天内,由受检企业送到检测单位。

  检测后的样品由检测单位按照有关规定处理。

  四、承检单位

  国家商检局冶金机电产品认可实验室(冶金工业部冶金机电产品质量监督检测中心)

  地址:北京市9821信箱检测中心,邮编:100029

  电话:(010)64428276

  传真:(010)64418294

  联系人:吴慧敏、周辛亚

  开户银行:工商银行北京甘水桥分理处

  收款单位:冶金机电产品质量检测中心

  帐号:891208-22

  五、检验标准

  GB1504-91《铸铁轧辊》,GB1503-89《铸钢轧辊》,GB/T13314-91《锻钢冷轧工作辊》。

  注1:出口轧辊有关技术指标在国标范围之外的,可依据出口合同约定。

  2:使用企业标准的,应经冶金机电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对标准水平进行评定后,方可作为检验依据。

  六、按国标检验的项目及项目分类(见附表1、2、3)

  七、按国际检验产品合格判定:

  1.关键项次合格率100%。

  2.主要项次合格率90%。

  附表1:

              铸铁轧辊检验项目

------------------------------------| 序 |              |  项 目 性 质  |   ||   |  检  测  项  目  |-----------|备 注|| 号 |              | 关 键 | 主 要 |   ||---|--------------|-----|-----|---|| 1 |几何尺寸          |     |     |   ||---|--------------|-----|-----|---||   |辊身部位          |     |  √  |   ||---|--------------|-----|-----|---||   |辊颈部位          |  √  |     |   ||---|--------------|-----|-----|---||   |其它部位          |     |  √  |   ||---|--------------|-----|-----|---|| 2 |化学成分          |  √  |     |   ||---|--------------|-----|-----|---|| 3 |表面硬度          |  √  |     |   ||---|--------------|-----|-----|---|| 4 |力学性能          |  √  |     |   ||---|--------------|-----|-----|---|| 5 |金相组织          |     |  √  |   ||---|--------------|-----|-----|---|| 6 |白口层           |     |  √  |   ||---|--------------|-----|-----|---|| 7 |工作层、结合层       |  √  |     |   ||---|--------------|-----|-----|---|| 8 |外观质量          |     |  √  |   ||---|--------------|-----|-----|---|| 9 |包装、标志及合格证书    |     |  √  |   |------------------------------------

  注:毛坯轧辊无关键项。

  附表2:

              铸钢轧辊检验项目

------------------------------------| 序 |           |  项 目 性 质  |      ||   |  检 测 项 目  |-----------| 备  注 || 号 |           | 关 键 | 主 要 |      ||---|-----------|-----|-----|------|| 1 |几何尺寸       |     |     |      ||---|-----------|-----|-----|------||   |辊身部位       |  √  |  √  |      ||---|-----------|-----|-----|------||   |辊颈部位       |  √  |     |      ||---|-----------|-----|-----|------||   |其它部位       |     |  √  |      ||---|-----------|-----|-----|------|| 2 |化学成分       |  √  |     |      ||---|-----------|-----|-----|------|| 3 |表面硬度       |  √  |     |      ||---|-----------|-----|-----|------|| 4 |力学性能       |  √  |     |      ||---|-----------|-----|-----|------|| 5 |超声波探伤      |  √  |     |      ||---|-----------|-----|-----|------|| 6 |外观质量       |     |  √  |      ||---|-----------|-----|-----|------|| 7 |包装、标志及合格证书 |     |  √  |      |------------------------------------

  注:毛坯轧辊无关键项。

  附表3:

              锻钢轧辊检验项目

------------------------------------| 序 |           |  项 目 性 质  |      ||   |  检 测 项 目  |-----------| 备  注 || 号 |           | 关 键 | 主 要 |      ||---|-----------|-----|-----|------|| 1 |几何尺寸       |     |     |      ||---|-----------|-----|-----|------||   |辊身部位       |  √  |  √  |      ||---|-----------|-----|-----|------||   |辊颈部位       |  √  |     |      ||---|-----------|-----|-----|------||   |形位误差       |  √  |     |      ||---|-----------|-----|-----|------||   |其它部位       |     |  √  |      ||---|-----------|-----|-----|------|| 2 |化学成分       |  √  |     |      ||---|-----------|-----|-----|------|| 3 |表面硬度       |  √  |     |      ||---|-----------|-----|-----|------|| 4 |软带宽度       |     |  √